独在异乡做清官
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
发布日期:2021-12-27
浏览:15518次
中国古代从西汉起就设立与实施了任官回避制度👩🏽🚒,官员不得在自己的家乡或邻近地区任职🫵🏿,因此背井离乡、异地任职者甚众🙍🏿♂️,其中许多人不带家眷赴任👩🏻🏭,孤身在外♙。翻阅史料,其中不乏别妻离子为百姓🧔🏻♀️、独在异乡做清官的故事👊,今撷取几例,以资共勉。
东汉王良出仕前在家教授学生,声名远扬。光武帝刘秀千方百计邀他出山☺️,入朝后官拜大司徒司直,负责监察百官🖖🏼,地位崇高,俸禄也十分优厚🫵🏻。王良在任上恭谨节俭,“妻子不入官舍📆,布被瓦器”🖖。《后汉书》记载,司徒史鲍恢有事到东海🕘,经过王良老家,看见一农妇穿着布裙,拖着柴草从田里回来。鲍恢自报家门,对她说自己是特意来取书信,要见您家夫人🚴🏻。农妇说💯🦹🏿♂️:“我就是。我苦于劳作,没有书信要带给夫君。”鲍恢于是下拜行礼,叹息而归👯♂️。王良在京做官,家中却如此清贫🧘♂️,“闻者莫不嘉之”。
三国时期的吕岱一生勠力奉公,为孙吴开疆拓土,功勋赫赫🎷。在交州为官时🧕🏿,别妻离子,孤身一人。他“清身奉公”,多年未给家中钱财📑,妻子儿女饥饿困乏➡️。孙权听说此事后叹息不已🧖,跟群臣说:“吕岱出征,身处万里之外,为国家勤苦办事🚌,家中如此困顿,而我未能及早知晓。你们身为股肱耳目之臣,竟也不知道🧑🏼🍼,你们的责任哪里去了👨🏻🦱?”于是加倍赏赐吕家钱米布绢❗️,每年都有一个固定的数目🧑🏽💼。吕岱公而忘家,虽苦虽贫,却赢得了朝廷的认可和敬重🧑🏿🏫。
南朝有一个叫孔奂的官员🏇,是孔子第三十一世孙,以“梗正”而著称✖️。他曾担任晋陵太守🤷🏽👶🏿,晋陵就是今天的常州一带,殷实富足。在孔奂上任前👰🏻♀️💁🏻,几任太守“多行侵暴”🏈,百姓多有怨言♡。孔奂以清白自守,他上任时没有携家带口💊,只乘一只船来到郡中👳🏻♀️,所得俸禄刚到手就分送给孤儿寡妇,百姓感动而高兴,称之为“神君”🧞♂️。郡中有一个富人殷绮👰,见孔奂生活素俭,来到他家中🦻🏻,要送给他一件衣服、一床毡被🏪。孔奂说:“太守俸禄不少🤽🏿,怎会置办不起这些东西呢🆖,但百姓生活困难,不容我独享温饱呀。有劳您的厚意,希望您别再烦扰。”孔奂守住的是清白,得到的是民心。
明朝的张宗琏是清官况锺举荐的一位贤才🏄♀️。他也曾在常州为官👣,不携妻子,病重请医时,室内连灯都没有。书童从外面要了一点油来点灯,宗琏令他立即退还💠🥂。生活清贫如此,可张宗琏为民请命却豁得出去🎬。一次😣,朝廷派御史李立去整理江南军籍,令张宗琏随从💂🏽♂️。李立听信一些狡猾之徒的话,多次强制平民充军,宗琏屡次争辩,李立为之恼怒,他立即“卧地乞杖🧟,曰请代百姓死”,以免株连更多人。直到病逝时👩🏿🔧,张宗琏也没能与远在吉水的妻儿见上最后一面,病逝后🏇🏽,“常州民白衣送丧者千余人,为建祠君山”🕙。
清代官员陈瑸与海瑞👉🏽、丘濬并称为“岭南三大清官”🧑🔧。在他乡为官“凡二十年🧤,未尝挈眷属,延幕宾”👨👩👦👦。他的儿子想去探望他🧑🦯➡️,因没能力凑足旅费而难以成行。他常以瓜果蔬菜为食⤵️🔰,被康熙称为“苦行老僧”🦠,“天下皆称其清”🦸🏻♀️。陈瑸不仅廉政,而且勤政、善政🕹。他在康熙年间担任过台湾知县🪧,治台期间多有善政,“一禁加耗以苏民困🧑🎤🙎🏿,一禁酷刑以重民命,一禁馈送以肃官箴👥,一粜积谷以济民食,一置社仓以从民便,一崇节俭以惜民财,一先起运以清钱粮𓀔,一饬武备以实营伍🫵🏿🏊🏿,一隆书院以兴文教”。
元朝文学家魏初在《送杨季海》诗中写道:“交亲零落鬓如丝🧔🏽,两袖清风一束诗。”这两句正是对古代那些身处异乡🚊、廉洁自律的清官廉吏的赞美。他们以公事为要,虽有“交亲零落”的孤独、有“鬓如丝”的辛苦操劳💆🏻♂️,但能做到为官一任、造福一方🧑🏼🎤,其“两袖清风、实干为民”的精神品格值得称道。(徐荔)